2013年12月14日

焦糖牛奶雞蛋布丁 7人份 (大同電鍋版)

食譜:雞蛋牛奶焦糖布丁 (大同電鍋版)

這學期女兒班上期中考,考試成績達95分的人都得到一個很特別的獎勵 -- 導師親手作的布丁。跟老師請教後,發現原來自己做布丁沒有想像中的困難。因為家裡沒有大鍋子,所以我把老師給的食譜改成大同電鍋版,在這裡跟大家分享

 

雞蛋牛奶焦糖布丁 7人份 (大同電鍋版)

材料:
砂糖 保羅瓶7分滿(約70ml) + 少許 (我用台糖二級砂糖)
雞蛋 3顆
牛奶 2碗(約400cc)
P1000061  


工具:
大同電鍋
單柄鍋(最好有凸緣,比較好倒)
打蛋器(可用筷子代替)


步驟:
一、煮焦糖漿
1. 將保羅瓶中的砂糖倒進「乾」淨的單柄鍋裡,爐子開最小火(我只用內圈最小火),先乾炒、不加水,把砂糖炒香、煮化(到快要焦的程度)。
2. 將約一個保羅瓶的「熱」水倒入已煮化的糖漿(*註1)
3. 再次將糖漿水煮化,煮到糖漿水變濃、產生大量的泡泡,差不多就可以了。(*註2)
煮焦糖  
4. 趁熱把糖漿倒入保羅瓶,備用。
P1000144  

*註1:若倒入冷水,糖漿被急速冷卻,糖水會噴濺出來,要小心。建議使用熱開水,雖然糖漿仍會因快速冷卻,可能會結塊、甚至鼓得像酥皮濃湯上的酥皮,但噴濺的程度較輕微。
*註2:糖漿太稀的話,等一下倒入雞蛋牛奶時,會和糖漿混在一起,不好看。糖漿太濃稠的話,倒入保羅瓶時,一冷卻就變硬,不但吃布丁的時候挖不起來,洗瓶子的時候更困難。

二、作雞蛋牛奶布丁本體
1. 把三顆蛋打到鍋子裡,加入二碗牛奶,依個人喜好加入少許砂糖。
2. 把上述材料打勻。
3. 用細目網過篩,然後倒入已備好焦糖漿的保羅瓶中。(到的時候布雞蛋牛奶和焦糖漿可能會稍微混在一起,只要焦糖夠濃,一下子就會又沉回底部了。不用擔心喔!)
雞蛋牛奶  

三、蒸熟
1. 大同電鍋內倒入2碗水,並放入大同電鍋附的蒸盤。
2. 把7個保羅瓶平均放在蒸盤上,把「內鍋」鍋蓋平穩蓋住保羅瓶,然後蓋上外蓋。
開始蒸布丁  
3. 按下開關,開始加熱。
 - 步驟1通常是從冷鍋開始、並使用冷水,大約7分鐘時蒸氣就很多了,此時要拿掉外鍋蓋
 - 步驟1若是剛剛煮完一批要煮第二批時(此時要加熱水,比較不傷電鍋),就不用蓋外鍋蓋,直接跳下一步。
4. 只留內蓋(才不會加熱過快),繼續蒸18分鐘
5. 拿一瓶布丁出來看看熟透了沒。如果裡面還呈現液體狀,就再蒸個3-5分鐘。

因為加熱時間和雞蛋、牛奶、電鍋溫度及加熱速度都有關係,所以請大家多加嘗試啦!
加熱太快或太久,布丁體會出現小氣泡,感覺比較「發」一點,但不影響美味與健康喔! (好啦,我承認可能會稍微影響口感啦…)

放到冰箱冰幾個小時,就是一道健康美味可口的自製小點心喔!
P1000239  

2013年11月1日

關於國小(一般智能)資優鑑定與資優校本方案的二三事

又到了國小資優鑑定的測驗季節。
很多家長很關心資優班是怎麼考的,以及「分散式資優資源班」或「校本方案」該如何選擇。
正好去年我女兒(小四升小五)和兒子(小二升小三)都有參加資優鑑定,趁對這整個過程還有印象,來跟大家分享一下。

有些家長非常積極地要讓小孩唸資優班,甚至有人是有計畫地讓小孩為資優鑑定作準備。
不過我認識的大部份人,都是小孩回家的時候帶了一張通知單,說老師要他們去做智力測驗,才知道原來有這麼一回事。
除了學校指派、老師推薦之外,也有些是家長推薦、或是小孩毛遂自薦。只要有意願的人,跟老師拿張報名表,由老師或家長寫了推薦書,都可以去考第一階段的初試,也就是團體智力測驗。
特別的是,如果小孩目前唸的學校沒有設立資優班,那麼在小孩作團體智力測驗的通知單上,會請家長選擇未來打算就讀「分散式資優資源班」或「校本方案」。

最令家長們一頭霧水的是,什麼是「分散式資優資源班」? 什麼又是「校本方案」?
選擇「校本方案」和選擇「分散式資優資源班」有什麼不同? 各有什麼好處、壞處?

「分散式資優資源班」和「校本方案」是指對於通過鑑定的資優生所採取的兩種不同的安置方式。
簡單地說:

「分散式資優資源班」:就是轉學到所選擇作資優鑑定的學校去唸。

在有特別設立資優班的學校,這些資優生平常在他們原來的班級(資源班)上課,而到了資優班特定課程時段(比如說星期三下午,晨間活動,或是其他訂好的時間),會把這些資優生集中一起上課。通過鑑定的資優生,如果原來所讀的學校沒有設立資優班,勾選這個選項,就表示通過鑑定的話要轉學到所選擇的學校去唸。
「分散式資優資源班」行之有年。我自己國中時候唸的,應該就是所謂的「分散式資優資源班」,平常和同學一起上課,只有數學課另外拉出去上。

「校本方案」:以校為本,留在原本唸的學校。

在沒特別設立資優班的學校,通常這所學校也不作資優鑑定。選擇這個方案,要到所選擇的其他學校去作資優鑑定,但是通過之後,會留在原本的學校。

那麼,選擇「分散式資優資源班」和「校本方案」各有什麼優缺點呢?
家長們可能有各種考量,以下是我想得到的部份:


「分散式資優資源班」:

優點:

1. 經費較充足:教育局給各校資優教育的補助經費是以該校具有「資優生」身份(也就是有通過資優鑑定並同意安置)的人頭數來計算。有特別設立資優班的學校,有誘因吸引關注資優教育的家庭過來就讀,通常資優生人數較多,因此會有較多經費可供使用。
2. 課程內容豐富:因為資優教育的師資和經費較多,可以安排較多課程。
3. 同為資優生的同學人數多,可促進良性競爭與同儕學習。
4. 後援資源充足:由於資優生人數眾多,熱心的家長自然也不少。之前兒子去考試的學校,對資優班非常重視,還召集以前同校資優班的學長姐,分享如何申請高中、大學等等經驗。

缺點:

1. 因為在某些課程必須離開原班(資源班)到資優班去上課,於是在班上會明顯地與其他人不同,有所謂「資優生」的身份。有些人可能很享受這種身份,但是如果成績並不是特別頂尖的話,這種身份也可能變成一種壓力。而如果成績已經很好了,再加上(大家都知道的)資優生的身份,會不會讓他更加驕傲神氣?
2. 上面提到,資優班的課程豐富。對於這點到底是優點還是缺點,我持保留的態度。因為我看到有些學校和家長為了達到菁英式的訓練,幫這些資優生排了滿滿的各種課程。這樣下來,這些學生們還有自己思考的時間嗎?

「校本方案」:

優點:

1. 人數較少,上課內容與方式富有彈性
  因為選擇校本方案的學生通常人數較少,所以在原來的學校不足以組成一個班級。以兒子目前唸的學校為例,只有3+1個小朋友,超小班制。在剛開學時,老師和家長說明溝通、很快地取得共識,接下來的課程就交給老師和小朋友們決定。
2. 離家近 (因為是原來學區的學校)

缺點:
  就是沒有上面「分散式資優資源班」所列的那些優點囉!

好啦,要選擇「分散式資優資源班」或「校本方案」顯然是見仁見智。重點是,要通過鑑定。
(有趣的是,我們這所學校的資優生「侯選人」家長們對原校都相當死忠,絕大部份都選了校本方案。)

那麼,國小一般智能的資優鑑定是怎麼做的呢?
我不贊成為資優鑑定作準備,所以也沒打算提測驗內容(事實上我也不知道確切的測驗內容)。
這裡要介紹大致的鑑定流程。

第一關:初選評量,也就是作團體智力測驗。報名資格如下:

1) 學校(可能是在小一時)為每一位小朋友作的智力測驗,成績達85%以上
2) 成績優異,由老師推薦
3) 家長推薦
4) 小朋友毛遂自薦 (但是還是得由家長寫推薦書喔!) -- 這點是我加的,因為我女兒自己說想試試看。雖然初試就沒通過了,但是我對於她很勇敢地去跟老師說要去報名考考看的這件事,為她感到驕傲!
初選評量在二年級(及四年級)上學期進行。兒子上學期是11月底測驗,12月中公佈結果。

第二關:複選評量,也就是個別智力測驗,共有2次,第一次在11月底,第二次在3月初。結果在4月初公佈。

第三關:兒子去考試的學校相當慎重,還加了進班觀察這一關,為期六週,每週一次,每次約1個半小時至2個小時。最後錄取結果在6月中通知。

以上時程僅供參考,因為每年教育局定的各階段日期會有改變。去年女兒是四年級時去考試,因為兒子去考的學校滿額,僅接受二升三的鑑定,不接受四升五的鑑定,所以女兒去考另一所學校的鑑定,因而看到不同學校對考試安排的方式也不太一樣。

簡單分享一下關於國小一般智能資優鑑定和資優校本方案的資訊,祝福想考上的人能考得上,考上的人能選到適合自己的方案。


備註:

文章裡提到女兒初選沒通過,並不是要幫自己的女兒漏氣。
根據不負責任田野統計(只看到一所學校的評量結果),通過初選評量(團體智力測驗)的學生,看起來男生的人數明顯地比女生多。如果考試內容是偏向數字、圖形、空間、邏輯推理的話,這個結果並不令人意外。而女兒的語文能力明顯地比數理能力好,所以這樣的考試顯然不能測出她的專長。

再者,我自己國小的時候,也是學校為下一屆準備開辦資優班的實驗品,所以各種智力測驗都被抓去試作過。再加上國中、高中都是唸所謂的資優班(或實驗班),我對資優班並沒有太多夢幻的憧憬。
相較於那些非常積極準備、甚至找考古題和參考書籍想要讓小孩「考上」資優班的家長們,我倒希望孩子們能了解自己的專長,把時間多花在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上面,然後全力以赴!

(下圖為校本方案小朋友們今天的校外教學:由學生帶路。也是一種新鮮有趣的學習!)

資優班校外教學  


參考資料:
台北市資優教育資源中心 103國小一般智能資優鑑定計畫:http://trcgt.ck.tp.edu.tw/upload/103國小一般智能資優鑑定計畫.pdf

2013年10月13日

第一次用大同電鍋自製「滴雞精」就上手

自從兒子在今年四月出現妥瑞氏症的抽動症狀後,看了好些中醫、能量療法、自然療法等等。
其中有一說是說他需要「補氣」,又據說「滴雞精」補氣的效果很好。於是,這麼個半年下來,我從一個沒見過滴雞精為何物的懶媽媽,變成了週週作1~2次滴雞精的熟手啦。

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一下,如何用家裡都有的大同電鍋,簡單方便地製作「滴雞精」。

所需工具及材料:
(1) 大同電鍋(10人份或11人份) 1個
(2) 中型碗公 1只
(3) 全雞 1隻
(4) (Optional) 木槌或鐵槌 1支 (*如果肉舖老闆拍得很夠力就不需要)
(5) (Optional) 紅棗 10顆左右

(6) (Optional) 水果刀 1把
(7) (Optional) 竹筷或免洗筷 1雙

步驟:
(詳細解說,圖多,但其實沒那麼困難,大部份的圖都只是幾秒鐘就可以完成的動作。)

1) 首先,到肉舖買一隻全雞,請老闆把雞頭、雞腳剁掉(*註1)。然後從肚子中間剖開,但是不要剖到背部。(*註2)
 老闆娘把全雞去頭去腳
 全雞從肚子剖開   

 2) 回家後,拿出紅棗(10顆左右),稍微洗一下,瀝乾。
 紅棗泡水
 用水果刀尖在每顆紅棗的側面劃一刀。備用。
 水果刀劃紅棗  

3) 大同電鍋的外鍋內先放2根竹筷或免洗筷(*註3)
 外鍋放2根免洗筷  

4) 放入內鍋,再放入中型碗公。然後把紅棗平均放在碗公周圍。
 碗公和紅棗放入內鍋   

5) 買回來的全雞直接放在塑膠袋中。拿出木槌或鐵槌,隔著塑膠袋把全雞全身的關節都敲散。(*註4)
 (這邊為了示範說明,把全雞從塑膠袋中拿出來拍照。但其實直接讓全雞放在塑膠袋中直接敲就可以,不用拿出來。)

  •  剛買回來的全雞,骨架都還硬挺:
     拍雞前_背面
  •  全雞直接放在塑膠袋中槌敲(特別敲打關節部份及大腿骨):
     敲打全雞  
  •  大約打個十幾二十下,可以看得出,袋子裡的雞已經扁掉了:
     全雞變扁了_在塑膠袋中  
     從塑膠袋中拿出來,整個雞身呈軟爛攤開狀:
     全雞變扁了_拿出塑膠袋  
     拿起來也軟趴趴的,這樣就是敲得夠透了:
     拿起來軟趴趴的  

6) 把敲過的全雞平舖在中型碗公上
 全雞平舖到碗公上  

7) 然後蓋上內鍋蓋。確認內鍋鍋蓋平整蓋好,沒有被雞身頂到凸起,以免雞精在長時間燉煮時蒸發:(*註5)
 確認內鍋鍋蓋平穩蓋緊  

8) 外鍋加5杯量米杯的水量。(*註6)
 一開始加冷水,5杯水大約可煮60-70分鐘,開關還不會跳起來。(不要讓它煮到沒水自己跳起來,雞精會蒸乾變少!)
 之後為了不中斷加熱,第二次以後必須要加熱水。(我是用電熱水瓶的熱水,應該是85度C左右。)
 第二次和第三次仍加5杯水,每次大約可以煮45-50分鐘,開關還不會跳起來。
 第四次大約加2.5杯水即可,用來煮約20分鐘。加起來大約3小時就對了。

 蓋上外鍋蓋,調好計時器,按下開關!
 按下開關,計時開始  

9) 總共加熱3小時左右,就可以把電鍋開關扳上去啦!
 鍋蓋一開 -- 雞肉好香啊! 剛開蓋的時候,看到內鍋底部有一些淡黃色的液體 -- 對,那就是雞精!
 3小時後開鍋  

10) 小心地把整隻雞拿起來,另外放(*註7)。(要搶食雞腿的人,該準備拿盤子和醬油了!)
 3小時後拿起雞肉 
 紅棗也撈起來:
 3小時後剩紅棗  
 咦,剛剛的雞精怎麼不見了?
 3小時後鍋底空空的  

11) 小心地把碗公翻開 -- 這就是今天的成果 -- 滴雞精!
 3小時後掀碗公看到雞精  

 一滴不漏地倒到奶酪瓶中:
 3小時後裝奶酪瓶  

今日收成不太好,只有將近3瓶滴雞精。
經驗中最少是3瓶(含瓶內上層黃色的雞油),最多5瓶出頭。

 

備註:

*註1:有些人是不吃雞頭雞腳,切了丟掉。我是因為家裡的電鍋放不下雞頭雞腳,所以切下來另外燉湯或滷肉用。

*註2:可以特別告訴肉舖老闆是要作「滴雞精」用的。有些老闆很樂意幫忙敲到很散,有些有這項服務但敲起來心不甘情不願的,有些則完全不提供這些處理。我通常在附近的「米特肉舖」買全雞,老闆會幫我把雞頭雞腳剁掉包一袋,然後雞身半剖後另外包一袋。他們也可以幫忙拍敲,但是我發現自己回家敲透,燉出來的雞精量比較多,後來就沒再請他們拍敲了。
 雞身和雞頭雞腳分開包  

*註3:建議使用整根筷子都一樣粗的免洗筷,內鍋可以放得比較平穩。這是用來把內鍋稍微撐高,才不會外鍋水位一變少就直接加熱到內鍋,而把珍貴(真貴)的雞精蒸乾了。

*註4:建議使用木槌。鐵槌比較重,很容易連雞肉都敲到太碎。

*註5:有些人會在內鍋上蓋上鋁箔紙或保鮮膜,以免雞精蒸發減少。但是這兩樣東西都對健康不好,尤其要加熱3小時,建議都不要用。儘量把內鍋鍋蓋蓋緊、蓋得平整就可以了。

*註6:我的鍋子連內容物,大約加4個量米杯的水會開始浮起來。但即使浮起來,我通常繼續加到5杯的水量,不會有問題。

*註7:其實半年來我從來沒有一次能夠把一整隻雞完整地拿起來,而我媽只來看我作過一次滴雞精,那次她就能拿起一隻完整的雞,果然每個人的手就是不一樣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2013/11/05 補充

後來又作了幾次滴雞精,發現用烏骨雞作出來的都比較少(不含雞油,光雞精約2.5瓶),用土雞作出來的比較多(不含雞油,光雞精約4-5瓶)
土雞5瓶多  

估算成本:

烏骨鷄 一隻450元(約1.25公斤) / 滴出2.5瓶 = 每瓶(90cc) 180元
土鷄 一隻410元(約1.5公斤) / 滴出4.5瓶 = 每瓶(90cc) 92元

這裡用的是(據老闆說)沒打抗生素、吃活菌長大的活蜜雞。

2013年10月10日

在教室裡偷偷放屁?!

今天雙十國慶放假在家。兒子拿造句本出來讓我檢查。國小三上國語第六課「老榕樹」的課堂講義,有一題例句是:

在陽光下閃閃發光

兒子的照樣造句寫:

在樹梢上拍拍朝膀

我跟兒子說,不對啊,這兩個句型是不一樣的!
「閃閃」「發光」是 疊字語詞 + 動詞
(嚴格地說,應該是「閃閃」「發」「光」= 疊字副詞 + 動詞 + 名詞)

「拍拍」「翅膀」是 疊字語詞 + 名詞

補充講義裡面的範例是:

在客廳裡哈哈大笑
在月台上靜靜等待

雖然符合寬鬆的句型要求,但總覺得和原例句不是完全相同的句型。
媽媽一時也想不出來有什麼疊字語詞,於是問爸爸,有什麼相同句型可以寫?
爸爸馬上想出來了:

在教室裡偷偷放屁

賓果! 句型完全對仗! (但是兒子的老師說,不可以寫不好的造句啦! 老師果然有經驗!)
這時媽媽也想到了:

在座位上默默低頭  (這不是「電視冠軍」裡面,失敗者的畫面嗎?)

最後,兒子自己想出來的是:

在座位上靜靜看書

不錯,兒子學得很快!

2013年8月28日

20130828-函館-可愛的家

8月28日(星期三)

再美好的旅程,也是有結束的一天!
倒是沒想到,這趟悠閒旅程的最後一天,卻是從匆忙的早晨開始。

話說昨天晚上開開心心地準備打包回家的時候,發現背包裡有相機腳架的袋子,卻不見相機腳架的踨影。雖然不是什麼太貴重的腳架,但是正因為它的輕便,已經陪我跑了好多地方呢! 努力回想了好久,找出昨天的照片,看到最後一張包含我自己的全家合照是在舊英國領事館喝上午茶。對了,在拍完合照以後,馬麻急著開始喝熱茶,就順手把它往牆角一靠,然後就忘了它的存在!
還好這裡是日本,東西掉了找回來的機率很大。不過,也先做最壞的打算,頂多就是找不到,回去再買一個吧。

早上用過早餐,快9點的時候,到樓下櫃檯把「昨天下午腳架忘在舊英國領事館的茶館窗邊座位的牆壁旁」這件事,想盡辦法形容給服務人員聽。經過一番努力的溝通,服務的先生表示聽懂了,查了電話幫我把給舊英國領事館,電話另一頭似乎花了一點時間去找,看來我放的牆角果然夠隱密,昨天放了大半天,茶館人員都沒發現。後來櫃檯先生跟我說,他們找到了,我可以去拿了!

把拔帶著小朋友們留在飯店準備check-out,馬麻則火速前往舊英國領事館。到達的時候,我直接進到茶館裡面,看到一位服務小姐,就告訴她我要來拿腳架,那位小姐似乎一頭霧水,進去問其他人。接著出來的是昨天幫我們服務的小姐,她說腳架已經拿到外面服務台了。於是跟她們道了謝,開開心心地去領我的腳架。
拿了腳架便安心了,一個人邊走邊拍照,為函館再多留一點印象。
日和阪和基阪  

回到飯店,幾乎正好10點,把拔已經辦好check-out。在去機場之前還有兩、三個小時的空檔,我們把行李寄放在飯店,到附近走走。
日本大部份的飯店,在入住之前或check-out之後,(至少當天)都還可以把行李寄放在飯店裡。如果是先住一家飯店,離開個幾天,之後要再回來住,中間那幾天通常也都可以把行李放在那邊,這一點真的很方便。
飯店旁邊有一家很大的藥妝店,我們出門通常是不把時間花在shopping的,不過當作打發時間來逛倒還不錯。在這裡發現薯條三兄弟的親戚Jagabee特價得很划算,幾天前吃了一盒驚為天薯,便從架上搜括了36盒。
之後又到棒二森屋逛了一圈,這家百貨公司的規模很大,內裝很古老,讓我想起帶廣的藤丸百貨。

今日小有戰續,36盒Jagabee夠馬麻「回味」北海道一陣子了。

12點多,我們回飯店領了行李,推著行李到附近的大森町站去趕函館空港連絡巴士。
空港巴士  

函館機場的國際線非常小,只在過海關後有個超迷你免稅店。還好國內線那棟的二樓有些商店可以逛。
想買Royce的人,千萬記得要在國內線買好再去國際線過海關,不然國際線的超迷你免稅店的Royce數量很少,實在沒得挑啊!

後記:
回到台灣以後,看到Jagabee正在特價,和我們在北海道買的價錢幾乎是一樣的。本來有點懊惱,大老遠提了那麼多台灣就買得到的東西,當初還提得小心翼翼的,深怕把散裝的Jagabee全壓壞了。
吃了第一口,連味覺一向不大講究的把拔都發現不一樣,仔細看盒身,原來是日本授權台灣製造的! 只能說…好險當初果決地買了36盒!

2013年8月27日

20130827-函館

8月27日 (星期二)

今天是本次旅程的最後一個整天。這次來北海道,要朝聖的也去朝聖了,要一償宿願的也一償宿願了,今天(又)是沒有行程的一天,想去哪兒就去哪兒。唯一必須做的事情,就是要買些伴手禮回家向鄉親父老交待。

夏天來北海道,我心目中理想的伴手禮,是一些薰衣草的相關製品。本來以為最後一站函館是觀光大站,有什麼紀念品在函館買不到的呢? 想不到,自從行程的第三天離開美瑛、富良野以後,它們就幾乎不再出現了。偶而看到一些勉強算是和薰衣草相關的商品,很多也不是日本製的(主要都是中國製的),從日本買回去也沒意思。

這附近有個棒二森屋,據說是函館最大的百貨公司,就在我們住的飯店到函館車站的途中。悠哉悠哉地吃完早餐以後,便慢慢散步出去尋寶。這裡的天空藍得很有味道,有了藍天映襯,路邊街道隨手一拍便是美景。
飯店到棒二森屋的路上  

經過棒二森屋,9點半,還差半小時才開門。那就繼續往前走吧!

走到函館車站照例拍張照片留念。除了稍有雲層之外,天空仍然藍得很漂亮。
9點45分函館車站  
先去逛逛車站裡的土產店,了解一下這裡有哪些伴手禮可買,並且問一下他們營業時間,萬一今天逛街沒買到足夠的伴手禮,這裡可當作備案。接著去觀光案內所買張電車一日券,繼續逛街+蒐集紀念章。昨天的巴士電車共通一日券是磁卡,今天的電車一日券卻是紙本的小冊子,忽然覺得落後復古了一些。
一日券001  

跳上電車,又坐到電車大站十字街下車。之所以說十字街是個大站,不只因為它一側通往函館山、元町教會群,另一側通往函館灣、金森倉庫群,這些都是函館最熱門的景點。另一個原因是,函館市電分為紅線和藍線兩條路線,從湯之川到十字街,紅藍兩線是完全重疊的。過了十字街就分道揚鑣,所以十字街同時也是最主要的轉乘站。

說到十字街,就不能不提一下函館市地域交流社區發展中心(函館市地域交流まちづくりセンター),它本身是個高齡九十的歷史建築物,而且是在十字街上下電車第一「方便」的地方。這幾天在這裡進進出出好幾次,愈看它愈覺得親切。
函館市地域交流社區發展中心 
發現了嗎? 市電、巴士共通一日券上的照片主角就是它!

昨天下午往港邊走,今天要往山上去了。
從函館山放射狀通往山下的這些道路,都叫「XX坂」,意思就是「XX坡道」。這「二十間坂」是其中主要的一條,在明治時代發生大火之後,重建的時候相隔20間的距離,以防大火延燒,也以此得名。
二十間坂  

這二十間坂規劃得整齊美觀,兩側看起來不是高檔餐廳就是高級住宅區。
馬路對面有座宏偉莊嚴的東本願寺函館別院。
東本願寺函館別院  

往上稍走一下下,就到了元町末廣町的重要傳統建築物保存區的教會群。
星期二的上午,這裡的遊客不多,偶爾遇到當地的文化導覽團,其他時候就只有我們在路上逛。
元町教會群  
カトリック元町教会(上圖左)正在養護中;函館聖ヨハネ教會(上圖右上)的四葉型屋頂最好認;函館ハリストス正教会(上圖右下)則隱身在茂密的枝葉後面。

順著教會群的方向往前走,前方就是元町公園。
路上有人在發50円的冰淇淋折價券,再往前幾步就看到他們的冰淇淋小店。日本到處都是300円一支的冰淇淋,這家店折價後只要250円,聽起來很划算。看到別人正在買,我們靠過去一看,哇卡,那麼小支,頂多只值150円吧? 二話不說走人。走遠一點之後,把拔和馬麻的第一句話都是「那麼小支!」騙小孩的吧?! 果然坑觀光客的行為,到處都有,只是機率多寡而已。

走到元町公園,旁邊的舊函館區公會堂的建築,另有一番特色。入內參觀需要付費,日文看不懂,歷史又沒興趣,這coco還是省下來吧。
舊函館區公會堂  

元町公園是個好地方,空間寬廣、視野遼闊,可以俯瞰整片函館灣。
元町公園  

公園裡的元町觀光案內所也是傳統歷史建築物,偶有旅客進出案內所。不過,今天路上的遊客真的不多,碰到的幾乎都是中學生。
元町觀光案內所  

元町公園中央正前方的大馬路是「基坂」,它和剛剛提過的二十間坂一樣,都是由函館山輻射下山的坡道,而基坂更是筆直地伸向函館灣。
基阪  

沿著基坂往下走,右手邊的舊英國領事館,別人不一定會進去,馬麻可是萬萬不願錯過 -- 因為它現在改為英式茶館及雜貨舖了! 上午11點半,那就來個上午茶吧! 幸好今天遊客不多,我們進去一下子,就換到了窗邊的座位。坐在窗邊欣賞著洋式庭園,把玩著桌上同系列玫瑰花圖案的茶杯、餐具,啜上一口英國運來的茶葉沖泡出來的紅茶,再配上英式茶點+冰淇淋…更難得的是三個小朋友都沒有爭吵,讓馬麻悠閒自在地當了一個半小時的英國貴婦。
舊英國領事館庭園  

用過了high tea,午餐就算打發過了。拿出我們的電車一日券和集章手冊,再去碰碰運氣。等啊等,等啊等,等了幾個班次的電車,都是昨天已經蓋過章的。拿出集章手冊來仔細算一下:還沒蓋章的電車是500形和800形,各只有1輛,而昨天已經蓋過章的其他車型電車總共有27輛。如果再繼續等這29分之2的兩輛電車,說不定等到天黑它們也不會出現! 忽然想起從小樽去洞爺湖路上的那間加油站:「它不是每天開的!」

不再執著於蓋章,行程就更無罣礙了…同時也更沒目標了。研究一下一日乘車券裡附的市電案內圖,看到青枊町站有個函館公園,內有「子供の国」和動物園,應該是適合小朋友去的地方吧? 去看看便知道!

從青柳町下車,走到函館公園大約5分鐘,這段路上完~全~沒~有~人! (只差沒寫「熊出沒注意!」)
附近都是獨棟的房子,看起來像是別墅區。

函館公園的背景就是函館山。大熱天的中午,公園裡人很少,看起來應該都是附近居民,乘涼、聊天、遛小孩。
左右張望找一下什麼是「子供の国」,看到遊樂器材,馬上就明白了,原來是一個超迷你兒童樂園。
兒童樂園   
兒童樂園裡幾乎沒有遊客。我們待了一陣子,總共玩了五項器材,這段期間總共只看到一家三代祖孫三口,完全沒看到其他人來光顧這個超迷你兒童樂園。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剛開學,小朋友們都收心去了?
這個超迷兒童樂園進來不用門票,玩一項遊樂器材單次250円,回數票一本8張1700元。我們買了一本回數票,每當我們走到一項遊樂器材前面觀望的時候,工作人員就會過來,確定要玩的話就讓小孩坐定,啟動器材。
想要花小錢享受一對一的貴賓式服務嗎? 來這兒就對了!

玩過了遊樂器材,離開前再逛一下函館公園。
噴水池讓這裡成為親水公園,小朋友開心地玩水,還有人全身光溜溜地,想必是熟客吧。一會兒還來了整群的中學生,看起來不像郊遊,倒像是把教室拉到戶外來上課。這個公園裡巨樹參天,又有兒童樂園和親水設施,住在附近的居民真是幸福!
函館公園組合  

離開了公園,伴手禮還是沒買。印象中昨天看到金森倉庫群那一帶東西還不少,馬上動身前往。
昨天的金森倉庫群好熱鬧,遊客好多,還遇到一大群來自台灣的親友自助團,走來走去的聽到熟悉的鄉音。今天遊客都離開了,冷冷清清的沒幾個人。如果是今天去函館山看夜景,說不定也不會那麼擠吧? 不過,今天下午下了一點毛毛雨,即使後來天氣變好了,天空仍一直有些雲朵。還是昨天去的好!

在附近逛來逛去,還是沒買到心目中最理想的北海道伴手禮。明天就要回家了,只好退而求其次,買一些北海道的食品特產吧。

晚上回飯店後,算算買的伴手禮不太夠。趁著一日券仍有效,帶著小姐姐和小哥哥又坐電車去了一趟函館車站,再多買一點東西。
因為明天就要離開函館了,回程我們決定走路回飯店,10分鐘的路程不算遠,就當作再逛一逛吧。路上遇到一個怪怪的人,馬麻帶著小姐弟,有點緊張、有點擔心,但還是要不動聲色地帶他們慢慢遠離那個怪人,然後(假裝)很自然地過馬路離開他。到了對面,小姐弟們還不明白為什麼要過馬路、愈走離飯店愈遠? 馬麻順便給他們機會教育,在外面要隨時觀察周圍環境、保護自己。

在北海道的最後一晚,伴手禮差不多買齊了。明天的飛機,晚上要來好好打包啦!



參考連結

函館市舊英國領事館(繁體中文版):http://hakodate-kankou.com/british/tw/
(函館公園內)子供の国:http://kodomonokuni.sharepoint.com/

2013年8月26日

20130826-函館 (函館山夜景)

8月26日(星期一)

昨晚從函館車站走回飯店的路上,看到一間販賣各式乘車券的小攤子。問清楚了一日乘車券的日期可以自己決定(從第一次使用開始算),就在那兒先買了巴士電車共通一日券,明天早上就不需要再走出來買。

昨天在函館車站旁的觀光案內所拿了一些觀光資料,回飯店整理資料時,發現最近正好有函館路面電車的開業百年記念活動。只要搭乘不同系列的電車,在手冊上面蒐集3個以上的紀念章,就可以交換函館市電的原創紀念品。一聽到蒐集紀念章,姐弟們的興緻就來了。這對出門都會自備紀念章蒐集本的姐弟,聽到還有紀念品可領,當然是一定要去的啦!

函館這家飯店的早餐是在二樓餐廳使用。這個經濟型的飯店當然別期望有鶴雅那般豐盛奢華的早餐,但自助早餐吧的選擇其實也還不少。有趣的是,日本的餐廳好像普遍都只提供冰水和熱茶;想喝熱開水的話,就得自己跟服務人員要。當我去跟餐檯窗口人員要一杯熱水時,發現很多人要走的時候,都會去要個外帶杯,窗口人員還會幫你加滿咖啡讓你帶走,相當大方。

巴士電車一日券買了、早餐也吃了,那還猶豫什麼?馬上出門拼命坐電車!昨天在函館車站旁的觀光案內所拿資料時,每種都只拿一份;現在既然要蒐集紀念章,那就得一人一本集章手冊才行,否則會擺不平哪!於是,第一站就是從飯店門口的松風町,搭一站電車到函館車站。(這時候覺得自己昨晚決定先買了巴士電車一日券,真是睿智啊!) (但是真正睿智的人應該會在觀光案內所就直接買好吧?)

今天的天氣超好,上午10點的函館車站,晴空萬里。
函館車站上午10點  

到觀光案內所補拿百年電車集章手冊,旁邊正好有今日函館的觀光資訊與天氣預報。今日觀賞夜景的成功率有四顆星(80% - 60%),真令人期待!
今日函館天氣  

接著要正式開始拼命坐電車、拼命蓋印章的一天了。話說我們家出門總是悠哉悠哉,行動緩慢,一天跑不了幾個點,有時候還搭錯車,搭到一日券不能使用的車,得另外付費。過去買一日券的經驗是,幾乎都沒有超過一日券的價值,大部份還都虧到,真不划算!但是,這次不一樣!划不划算事小,能不能獲得百年電車的原創紀念品才是重點,所以我們需要有「策略」-- 每搭個三到五站,就要蓋好章、下車,再換下一班!這樣有機會搭到比較多種車系、蓋到比較多個紀念章。

正式開始拼命搭電車的第一輛,就遇到了這百年電車的主角 -- 箱館ラ號。小巧的車身和原木的內裝,充滿了古典氣息!
百年電車箱館haikara號來了  

查了一下維基大神,原來當年(1918年)函館買進和這台箱館ラ號同型的電車,其實總共買了5台,編號36-40號。但是後來發生了兩次火災,把另外四台都燒毀了,僅剩這台39號電車倖存,繼續載客到1934年才除役。後來它曾被改造為軌道的除雪車。到了1992年,才又被恢復成當初的面貌,1993年8月起再度開始載客。這麼古老的車體自然比較嬌貴,很多情況是運休的:每年只行駛四月中至十月底;星期二、星期三運休;下雨天及交通管制運休…總之,來函館玩能搭到這輛見證百年、古色古香的電車,就算是運氣好啦!

因為「每搭坐三到五站就下車」的策略,這一天真的搭了很多車次,如果這樣也一一算票價的話,那今天的一日券顯然是超級值回票價!
電車組合1 
電車組合2  

珍貴的旅遊時光,總不能只為搭電車而搭電車吧? 當然啦,重要的景點還是要巧妙地安排進去。第一個景點,搭電車到「五稜郭公園前」下車。
五稜郭公園電車站與路標
從電車站走到五稜郭公園入口還有一小段路,這時正好公車來了,似乎是順路方向…既然是用巴士電車共通一日券,趕緊又給它跳上公車! 結果在馬麻以為它會轉彎的地方它沒轉彎,本來還沒到公園入口的道路,這會兒變成過頭了! 只坐一站,趕緊叫大家趕快下車,小朋友們還搞不清楚是什麼狀況,把拔倒是老神在在。好歹步行距離還是近了200公尺有吧? 馬麻對大家還是小有貢獻的。

五稜郭公園是函館的熱門觀光地,這點從一樓的土產店規模就可以確認。登上五稜郭塔,腳底下的公園城郭、護城河,果然出現了五角星形。那些歷史到底叫未竟志業還是叫地方流軍我不懂也沒太大興趣,這塔上的風光倒真是不錯,值得一遊。馬麻對歷史一竅不通,對吃的倒是反應靈敏,從這高塔向下看,一眼就看到「六花亭」遠遠地在跟我揮手。
五稜郭塔鳥瞰景觀

看到六花亭,忽然覺得肚子也餓了。五稜郭塔樓下的簡餐店看起來都是炸的東西,貴又不健康,還是算了吧。走到外面,有家看起來是當地上班族去吃的麵店,午餐就這麼解決了,簡單經濟又健康。

離開五稜郭,繼續本日的拼命坐電車+拼命蓋章行程,沿著同方向前往湯之川溫泉。久仰湯之川的大名,本來以為會是溫泉旅館飯店林立,高檔平價任君挑選的地區,還想看看有沒有家族風呂可以租用。到了湯之川溫泉站下車,往前一看,完全就是一般郊區民宅的光景,和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。往裡面走雖然會有豪華大飯店,但那不是我們的目標。還好,這裡到底是溫泉名所,免費足湯還是有的,而且溫度還很夠勁呢!
湯之川溫泉足湯  

泡完足湯,離開湯之川溫泉,我們還是繼續前往終點湯之川站。下車看看,看不出個所以然,就算是到此一遊+蓋章吧! 時間也不早了,便再搭回頭方向的電車,前往十字街站。十字街是個大站,往海邊走可到金森倉庫群、函館灣;往山上走可以到元町教會區,要去搭函館山的纜車也是從這邊上去。

在十字街下車,已經下午4點了,只能選一邊去,反正都沒來過,我們就前往金森倉庫群。這邊的紅磚建築很有特色,遊客絡繹不絕,處處洋溢著輕鬆自在的氣氛,果然是觀光旅遊勝地!
金森倉庫群 
金森組合  

我們把金森洋物館和函館灣區整個逛了一次,腿痠了,肚子漸漸餓了,太陽也快下山了。結束一個下午最美好的方式,就是來份下午茶! 坐在Snaffles靠窗的座位,邊欣賞著函館灣區的悠閒風光,邊享用著美味可口的蛋糕飲料,真是人生一大享受!
Snaffles下午茶  

享受下午茶可別忘了時間,今晚要衝函館山夜景呢! 印象中,在金森倉庫群街道裡的巴士是坐到函館山纜車站前的,而且它的發車時間比較早,已經離開了。我們要搭的是函館山登山巴士,得過個馬路到金森倉庫群對面,在函館山登山巴士的「明治館前」站牌候車。這班車可直達函館山頂,一來方便,二來連纜車都免了,大大地省$$。傍晚第一班登山巴士是六點整從函館站前發車,這裡是第二站,預計6:05PM到站。到了6:08M,車子終於姍姍來遲,但是車前竟然寫著「滿員」?! 巴士到站的時候,隨車小姐開了門跟大家說明,說這車已經滿員,再上車會危險,要我們等下一班加班車。在她關門以前,我問她下一班車什麼時候會來? 她說已經發了,十五分鐘左右吧。然後車門就關起來,走了。看著滿員的巴士揚長而去,下一班到底有沒有位子還不知道,太陽都快下山了呢! 心裡有點著急。

6點20分車來了,因為表定的下一班是6:35,所以這班確實是加班車。來的時候車上人不算多,不過在這兒等車的人都上來之後,一下子也就滿滿的了。到函館山之前還有幾站,每一站有人上車,車內愈來愈擠,人站著滿滿的,比剛剛那輛說滿員的車擠多了! 過了登山口,山路愈來愈陡,我忽然覺得,可以坐到剛剛那位嚴格遵守滿員人數的車,真是安全幸福! 車子沿著山路往上,遇到窗外有風景的地方,大家同聲讚歎:「啊~好美啊!」 我則在心裡獨白:「啊~好危險啊!」真想請大家乖乖站好,不要看到景色就往同一邊靠,那樣會翻車的啊!

到達函館山山頂巴士站的時間正好6點40分,夜色將至未至,天邊出現一抹彩霞。
函館山晚霞  

我們趕緊往上走,到了展望台一看…哇卡,哪裡來的那麼多人?! 整個函館的遊客今晚都到函館山來了吧?! 本來我已經心涼了一截,想說這樣哪有位置可以拍夜景? 倒是天氣助了我一臂之力。因為怕冷,出門總是會多帶衣服,而今晚天氣晴朗,但是山上風大氣溫低,好多人在前頭站了一會兒,就說「灑木魚!」就往後撤退離崗了。最怕大家感冒的馬麻,知道今晚要來函館山,即使出門時天氣好到會熱,硬是給每個人都多準備了長袖和厚外套。這會兒通通派上用場了吧! 怕冷的人陸續空出位子,一會兒我就如願站到第一排了,歐耶!
函館山夜景1
函館山夜景2  

其實今晚還是有些雲層,所幸沒有霧。能夠看到這樣清晰的函館山夜景,又是一償宿願! 好不容易拍了幾張夜景,天色已經全黑,天氣也更冷了,走囉,家去吧!

回到旅館,檢視今日拼命蒐集紀念章的結果,看起來成績還不錯,7種車系蒐集到5種:
函館百年電車001

不知道明天有沒有機會再蒐集到剩下的兩種呢? 

 

參考連結

函館巴士時刻表:http://hakobus.donan.net/
箱館會 (內有函館路面電車100周年記念活動和其他函館觀光資訊):http://www.hakodatekai.com/